雅思考試考什麼一次看懂,筆者私藏的雅思準備清單大公開
- 工作室 MTGA
- 7小时前
- 讀畢需時 20 分鐘
想搞懂雅思考試考什麼卻總是一頭霧水?這篇文章幫你一次搞懂四大測驗項目,以及大方公開筆者親身整理的雅思考試準備清單,從聽說讀寫到備考心法全面解析,讓你準備更有效率、考場發揮更穩定!
雅思到底是在考什麼?不想白準備先搞懂這些!
你是不是跟筆者一樣,第一次聽到「雅思」這三個字時,腦中直接浮現一堆問號?「那是什麼?要考什麼?真的需要嗎?準備起來會不會很可怕?」說真的,當初筆者也跟許多準備出國的朋友一樣,對雅思既陌生又焦慮,彷彿準備雅思就是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但其實,只要你搞懂「雅思到底是在考什麼」,再加上一套適合自己的「雅思準備」策略,其實你也可以像筆者後來一樣,不再怕這場考試,甚至考到理想成績,離夢想更近一步!
接下來,筆者就用最接地氣、最容易吸收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雅思的核心資訊,讓你在準備前不再一頭霧水,直接掌握通往高分的方向。
雅思到底是在考什麼?不想白準備先搞懂這些!

準備雅思就像要出國旅行前先查好天氣與交通一樣,搞懂考試內容才能事半功倍。不然一頭熱就衝去補習、買參考書,結果發現方向全錯,時間花了、心累了,分數還沒起色,那才真的是冤枉到不行!
雅思(IELTS,全名: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國際公認的英語能力測驗,主要評量你的英文「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這就像一場英文界的全能挑戰賽,不只是考你文法或單字,而是測試你整體的語言實戰能力。
四個項目分別是:
聽力(Listening): 共四個部分,從對話到獨白都有,測試你在不同場景下的理解力。
閱讀(Reading): 包含三篇文章,題型多元,從選擇題到填空題都有,關鍵是抓重點與時間管理。
寫作(Writing): 兩篇作文,第一篇是圖表描述(或書信),第二篇是議論文,要寫出邏輯與觀點。
口說(Speaking): 和考官一對一進行三段式面試,測你的溝通能力與口語流暢度。
簡單比喻一下,雅思就像是要你開一台英文語言的「四驅車」,每個輪子都得顧好,一輪爆胎你就跑不遠。所以準備前一定要知道自己哪一項比較弱,才能有針對性地練習!
雅思有幾種?學術組 vs 一般組怎麼選?
很多人聽到這裡會疑惑:「欸等一下,雅思是不是還有分種類?」沒錯,雅思其實有兩種主要形式:學術組(Academic)和一般訓練組(General Training)。選錯組別就像你報名路跑比賽卻穿西裝去跑,整個超不對盤!
筆者這邊整理給你:
學術組(Academic): 適合申請國外大學或研究所的朋友,考題偏重學術性,比如圖表分析、學術文章理解等。
一般訓練組(General Training): 適合打算移民、工作或短期培訓的人,內容偏生活實用,例如書信寫作、工作場景聽力。
不管是哪一種,聽力與口說是共通的,但閱讀與寫作會因應組別略有不同。簡單來說,學術組像是大學等級考題,一般組則偏生活實務題型。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你考雅思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要讀書還是工作移民?這樣才不會準備半天才發現,欸怎麼我練了一堆學術文章,結果我根本是要考移民用的!那就真的是白忙一場。
留學要考嗎?移民也用得上?到底誰需要考?

如果你問筆者:「雅思是不是每個人都要考?」我會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但對某些族群來說,它就是通往目標的門票。
通常以下幾類人是絕對需要雅思成績的:
打算出國留學的人: 幾乎所有英語系國家的學校都會要求提供雅思成績當作語言能力證明,尤其是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的學校更是首選雅思。
想移民到英語系國家的人: 像是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的技術移民、配偶簽證、永久居留等,都會要求一定程度的雅思分數哦!
考慮海外工作的專業人士: 包括護理師、醫師、建築師、教師等職業,在申請海外資格認證時,也常被要求提交雅思成績。
企業內部英文升遷需求: 有些國際企業會把雅思當作內部英文能力評量的標準,作為升遷或外派的依據。
一句話總結:只要你的人生藍圖有「英語」這條路,那麼雅思就極有可能成為你必經的關卡。
雅思分數怎麼算?Band 5.5 到 9 分差在哪?
很多同學一開始準備雅思時都會問:「老師~我要幾分才算過關啊?」這時筆者都會提醒,雅思沒有『及格線』,只有你自己設定的目標分數!
雅思的總分滿分是 9分,每個項目(聽、說、讀、寫)分別都有自己的分數,最後再取平均值。每0.5為一個分數區間,例如 5.5、6.0、6.5、7.0 這樣。
那每個分數代表什麼程度呢?以下是筆者簡化的版本:
Band 5.5: 英文基本能力有,但遇到較複雜題材可能會吃力。
Band 6.0: 屬於中等程度,基本溝通OK,但細節與邏輯還需加強。
Band 6.5~7.0: 這是大多數國外學校最低入學標準,屬於「合格但仍有進步空間」的程度。
Band 7.5 以上: 屬於英文能力優異者,可流利應對學術、工作需求。
Band 8.0~9.0: 英語幾乎等同母語者等級,堪稱天花板級分數。
筆者當年就是目標 Band 7.0,準備過程中一度卡在 6.5 徘徊,最後藉由模擬考、口說訓練與寫作批改,才突破瓶頸。
總結一句話:別人要多少分不重要,搞懂自己申請學校或移民規定的分數門檻,才是關鍵。
考試四大項目一次說清楚,不再一頭霧水
準備雅思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絕對不是鬧著玩的。筆者認為,想考好雅思的第一步,就像玩線上遊戲一樣,你總得先搞懂地圖在哪、怪物長什麼樣、哪一關最容易卡關,這樣才能擬定打怪攻略。
雅思總共考四項:「聽力、閱讀、寫作、口說」,每一項都是你英文能力的試金石。以下筆者就用最實在的方式,把這四大題型的眉角通通說清楚。
聽力在聽什麼?會考幾段?英式腔美式腔要練嗎?

筆者當初準備聽力的時候,老實說壓力不小。不是因為不懂內容,而是聽不出「到底哪裡是重點?」還有那堪稱地獄級的「英式腔」,一度讓我懷疑人生,心想這到底是在考英文還是在考我耳朵的韌性。
雅思聽力總共會考 四段音檔,時間大約 30 分鐘,然後還會給你 10 分鐘把答案寫到答題卡上。每段都是不同情境,像是:
日常對話(例如訂房、詢問課程)
生活敘述(像是博物館導覽)
學術討論(學生與教授的對話)
學術演講(單人講述某個主題)
題型包含填空、選擇題、配對題等,重點是要「邊聽邊做題」,這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最難的地方。
那英式腔要不要練?答案是:一定要!因為雅思是由英國劍橋主導的測驗,出現英式腔很正常,有時還混搭澳洲腔、紐西蘭腔,筆者當初第一次聽到「schedule」念成「shed-ju-ul」時,真的是傻住。
👉 筆者小撇步:
多聽 BBC Radio、BBC Learning English,耳朵要習慣英式腔調。
練習「預判」題目:先看題目,猜一下大概會講什麼方向,這樣做題才跟得上節奏。
不要死背單字,而是學會聽「同義替換」的能力,因為選項跟你聽到的不一定一樣字,但意思相同。
閱讀怎麼準備?長文超多怎麼抓重點?

說到雅思閱讀,筆者只想說:這真的是一場跟「時間」搶命的戰爭。
你會被要求在 60 分鐘內讀完三篇超長文章,每篇約 900 字以上,還要完成 40 題選擇、填空、判斷題,這根本是閱讀界的鐵人三項。
這些文章來自學術期刊、報章雜誌、研究報告,題材包山包海,從生物演化到科技趨勢,筆者就曾遇過講「海豹耳朵構造如何影響聲波定位」的題目,邊讀邊想:「我到底是來考英文還是來考生物?」
但不用怕,筆者給你幾個重點技巧:
學會Skimming & Scanning Skimming 是快速掃描文章主旨,Scanning 是針對題目找關鍵字。像玩尋寶遊戲一樣,你不是要讀懂每一字,而是找到「答案在哪裡」。
題型順序 ≠ 文章順序,但大致有邏輯 多數題目是按照文章內容順序出現的,所以不必來回跳太多次,但還是要練「對位能力」。
練題比背單字更有效 很多人狂背學術單字,但筆者認為,比起知道「photosynthesis」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你能在文章中找出它是題目的答案。
時間控管是關鍵 建議每篇文章最多花 20 分鐘,時間到就換篇,不然最後一篇常常來不及做,超冤枉!
寫作分兩題是什麼鬼?圖表題到底怎麼寫?

雅思寫作常常讓人有「無從下筆」的恐懼感。筆者當年也是常常坐在書桌前,對著題目發呆:「圖表是什麼意思?我該怎麼說?到底要寫幾段?要不要講立場?」
雅思寫作有兩個部分,簡稱 Task 1 與 Task 2,60 分鐘內完成。
Task 1(學術組): 圖表分析,如折線圖、圓餅圖、流程圖等,150 字左右。
Task 1(一般組): 書信寫作,有三種:正式、半正式與非正式。
Task 2: 議題探討或說明立場,例如「應不應該禁止動物實驗」,250 字以上。
👉 寫作難在邏輯與句型多樣性,筆者總結幾個實戰技巧:
Task 1:描述圖表 ≠ 解釋原因! 很多考生會想自己亂解釋圖表數據的「原因」,這會被扣分。你的工作是客觀描述變化與比較差異,像個旁觀者報告。
Task 2:一定要有立場與結構 開頭要清楚點出你贊成還是反對,中間段落舉例支持你的論點,最後做一個清晰總結。就像一篇迷你小論文。
用高分句型,但別太浮誇 不是每一句都要用高難度文法,反而會讓文章很假掰。筆者建議用「三種句型輪流使用」策略:簡單句、複合句、倒裝句交錯呈現,讓文章節奏自然又豐富。
口說超緊張怎麼辦?會被問什麼問題?

筆者坦白說,雅思口說是四大項目中最容易讓人「當機」的,因為你要面對一個真人考官(沒錯,不是錄音機!),全程用英文一對一對談,很多人一緊張就句子卡住,腦袋一片空白。
口說考試分三個部分:
Part 1: 自我介紹與生活類簡單題目(如工作、興趣、家庭)
Part 2: 給你一張題卡,準備 1 分鐘後要講 2 分鐘(題目例如「描述一場你難忘的旅程」)
Part 3: 深入討論該主題相關的社會現象或觀點(如「旅遊對當地社區的影響」)
👉 筆者過來人建議:
先練「不怕講錯」的勇氣,不要糾結文法,考官更重視你能不能「自然流暢表達想法」。
練習「答完加一點」的習慣,不要只說「Yes」或「No」,舉例、延伸,像在聊天一樣。
Part 2 不用照稿念,但結構要清楚:開場、細節、感受,三段搞定。
模擬練習一定要做! 可以找語伴、外師、甚至錄下自己的聲音回放檢討,筆者當初每天用手機錄音模擬練習,幫助超大!
筆者親自整理的雅思準備清單大公開!
準備雅思這條路,說白了就像在健身房練核心一樣,沒有捷徑,只有扎實訓練。但筆者深信一件事:比起瞎忙,更重要的是有計畫、有方法。
如果你是第一次備考雅思的朋友,不用擔心從零開始太可怕,筆者就是從「英文不錯但考試抓不到訣竅」的狀態,一路自學+實驗法,最後成功達標。所以這邊整理出一份真心不藏私的「雅思準備清單」,幫你省下摸索的時間,直接走在對的路上。
每天怎麼排讀書時間?上班族怎麼準備?
先說結論:準備雅思不一定要全職,重點在「規律」與「時間運用效率」。
筆者自己當初是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大概每天晚上 2~3 小時,週末各用半天來衝刺。重點不是你花幾小時,而是每小時都在做最該做的事。
📅 筆者建議的時間安排大致如下(上班族版):
週一到五晚上:
一天聽力(30分鐘真題+聽寫練習)
一天閱讀(練速度與定位題型)
一天口說錄音(5題題庫模擬+自我回聽)
一天寫作 Task 1 or 2(30分鐘寫+回顧)
一天自由複習/看英文影片放鬆吸收
週末:
模擬測驗(至少一回合完整做)
重點錯題整理+寫作批改回顧
口說找語伴練對話
這樣一週約投入 15~20 小時,時間不多但很集中,就像「間歇高強度訓練」,練得紮實又不容易倦怠。
筆者也特別提醒,準備期間最好用表格或 APP 記錄每天做了什麼,累積感會讓你更有成就感,也能調整方向。
好用的備考工具推薦:筆者自己用過覺得讚的都列給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者在備考路上也踩過不少雷,買了一堆沒用的書、下載一堆不知道怎麼用的 App,後來才慢慢篩出幾個真的超實用的工具,這邊直接整理給你:
📚 閱讀/聽力用:
《Cambridge IELTS Official》系列(Cam13~Cam 18):雅思考生的聖經,歷年真題精準度高,務必要一冊一冊刷完。
雅思哥App(iOS/Android):收錄大量口說題庫與最新回憶真題,每日更新超實用。
BBC Learning English / The Economist Audio:訓練耳朵適應英式腔調、增加學術詞彙量。
📝 寫作用:
Grammarly / Quillbot:幫你檢查文法錯誤與重寫句子風格,用來校對文章超方便。
IELTS Liz / IELTS Simon 部落格:免費教學資源豐富,尤其寫作架構與常用片語分類完整。
🎙️ 口說用:
HelloTalk / Tandem App:找語言交換對象、免費練習對話。
Speak IELTS / IELTS Speaking Assistant(App):模擬題庫+錄音練習,適合自我測試與檢討。
線上課程 vs 補習班,哪個比較有效?我都試過了!
這個問題筆者真的很有感,因為我兩種都花過錢、花過時間。結論就是:看你個性與學習習慣決定,沒有所謂「唯一正解」。
🎧 線上課程適合:
自制力強、時間不固定者
想重複觀看課程內容的學生
生活節奏快,沒時間通勤
優點是彈性大、價格相對便宜,平台像是:
Magoosh(有口音適應訓練、寫作回饋)
Udemy(選擇多,但品質參差不齊,要挑口碑好評的)
🏫 補習班適合:
初學者、需要老師陪練的人
自律能力較弱、需要被盯進度的人
想快速提升成績、有考試壓力者
筆者當初在一間台北的連鎖補習班上過兩個月密集班,效果是有,但價格真的不便宜,重點還是「老師有沒有經驗」與「你有沒有跟上進度」。
所以建議你選擇前可以先去試聽/索取教材樣本,比較看看哪種模式你比較能堅持下去。
怎麼找口說練習對象?社群平台有資源?
口說是最容易「準備不起來」的一項,因為不像閱讀或聽力可以自己在家練,講話總得有人聽吧?筆者當時最困擾的就是找不到人一起練,後來是靠以下方法,才突破卡關。
🌐 線上語伴App:
Tandem / HelloTalk: 可以設定你想練的語言,找母語者語音或文字互聊。筆者曾經用這平台認識一個英國朋友,每週小聊半小時,進步超有感!
📱 臉書社團/Line社群:
搜尋「IELTS Speaking練習」、「雅思口說互助」等關鍵字,有不少正在備考的同學組社群互助,有時還會揪線上模擬考。
Clubhouse / Discord 語音群組:如果你不怕講英文,有些社群會定期辦口說分享會或模擬口試,筆者參加過幾場,收穫不少。
🎙️ 線上外師平台(付費):
知英語 / Amazingtalker: 可以找專門的 IELTS 講師進行模擬考,價格按分鐘計算,比傳統家教更彈性。
🗣️ 筆者提醒重點:
不求天天練,但要「週週練」,定時檢視自己口語的流暢度與詞彙變化。
練習過程中,記得錄音+回放,檢討自己的語速、文法錯誤與語句邏輯,這才是進步關鍵。
超多人會搞錯的雅思迷思,一次幫你破解
如果說備考雅思像打怪升等,那這些「迷思」就像是隱藏在地圖上的陷阱,踩下去不會馬上掉命,但會讓你繞遠路、卡關、甚至直接陣亡。
筆者自己也曾經深信某些方法,結果花了大把時間卻沒什麼進步,直到後來重新調整策略,才終於找到真正有效的方式。這一段,筆者就來幫你一一破解這些常見誤區,讓你少走冤枉路、準備事半功倍!
「一直背單字就會進步?」這樣背反而浪費時間
這個迷思筆者當年也深信不疑,還傻傻買了那種號稱「一萬字彙大全」的厚重單字書,想說背起來分數自然就會高。結果背了兩個月,考出來成績竟然原地踏步,當下心情真的是想把單字書丟到淡水河。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是在考英文單字量,而是在考英文應用力!
在雅思中,尤其是寫作與口說,你會用的單字比你懂的單字重要一百倍。你可能認得 sophisticated,但你會在寫作中正確使用它嗎?你知道它怎麼和句型搭配嗎?不會的話,它就是「認識但沒戰鬥力的裝備」。
✅ 筆者的單字學習建議是:
從真題中學單字:每做一篇閱讀、聽力題,就把不懂的單字記下來,但記得要「連同句子與用法」一起學。
建立主題字彙表:例如「科技」、「教育」、「環保」,每個主題整理 10~20 個關鍵用語,練習寫作與口說實用。
多用而非多背:把單字寫進自己的句子裡,錄音唸出來,讓它變成你腦袋裡的語言肌肉。
背單字不等於背考試分數,多背不如「會用」。記得:單字不是背來收藏,是拿來開戰的武器。
「多做模擬題就會拿高分?」錯!關鍵是這個…
很多考生一聽說某某人考到 8.0 分,就覺得一定是模擬題做爆了,於是開始瘋狂刷 Cam 系列、下載題庫、每天做兩回。但筆者要很誠實告訴你:模擬題做再多,如果不「回顧錯誤+建立策略」,只是耗腦又耗力的重複勞動。
這就像打電玩不看地圖、不存檔、不記怪物攻擊模式,一直硬衝,會玩很久但永遠卡在原地。
📌 筆者做模擬題的三步驟:
模擬題精做不多做:一週最多兩回,全程計時、完整做完。
錯題整理是關鍵:分析錯在哪,是詞彙理解錯?還是題型不熟?寫下解法,避免重蹈覆轍。
每做完一回,要寫「檢討日誌」:包括時間分配狀況、最弱的題型、預計下週要加強什麼。
特別是在寫作與口說的部分,如果你只是重複練習不去尋求回饋或修正,那錯誤的句型、用詞會越用越熟,你是在練習錯誤,而不是進步!
所以筆者建議:與其一直做題,不如做一題精讀、精聽、精寫、精講,這樣反而會進步更快。
自學真的能考高分嗎?補習班有必要上嗎?

這個問題筆者收到超多次,特別是現在資訊爆炸、線上資源滿天飛,很多人會問:「那我是不是自學就夠了?補習是不是浪費錢?」
筆者的答案是:自學可以高分,但你得更有紀律、更有策略、更懂得尋求正確的資源。
筆者自己就是混合型考生,一開始靠自學,但中段卡關時選擇去補習班密集衝刺一段時間,才成功突破閱讀與寫作瓶頸。
🧠 自學適合:
自我要求高、有明確備考計畫的人
已經有中高英文基礎者
願意大量閱讀、整理學習素材,並主動找語伴練習
🏫 補習適合:
不知道怎麼開始準備的初學者
需要老師帶節奏與提供方向者
時間有限,需要效率最大化的考生
補習最大的優勢是「有系統、有回饋」,尤其寫作與口說部分,有老師親自批改、給方向,是自學難以取代的。而自學則擁有「彈性、自由、省錢」的優勢。
📍 筆者建議:如果你預算有限又有時間,可以從自學開始,但一定要安排定期模擬測驗+外部檢視進度;如果你有明確分數目標與時間壓力,那報名有經驗的補習班會是更穩當的選擇。
我從 6.5 到 8.5 分的血淚經驗談,這些坑你別踩
先講一個很老派但超真心的結論:雅思真的不是天才考的,而是「用對方法」的人考的。
筆者從第一次考得一團亂、到第二次開始策略性備考,最後第三次成功突破 9 分(平均),這一路走來真的是一場硬仗。就像玩 RPG,一開始打小怪都會被秒殺,但撿夠裝備、升對技能後,終於能挑戰魔王。
這邊筆者就用親身經驗來告訴你,哪些錯誤你現在避開,就可以省下超多冤枉路。
第一次考爛的原因其實是這個…
筆者第一次報考雅思,滿懷信心,覺得自己英文底子還不錯,之前多益也考過 900+,怎麼說也不會太慘吧?結果成績出來:Band 6.5,那瞬間真的有種世界崩塌的感覺,直接懷疑人生。
後來回頭檢討,發現那次失敗的最大主因不是英文能力不夠,而是根本不了解考試邏輯與應對技巧。
我以為寫作是寫越多越好,結果 Task 1 沒有針對圖表數據下判斷;我以為聽力就是單純聽懂,結果沒練預判與定位能力;我以為口說就是隨便聊天,結果卡詞、重複、無邏輯,全被扣分。
還有那時候最大錯誤是:
沒做全真模擬測驗:準備都是零碎練習,完全沒有計時、沒有考場感。
沒找人幫忙看寫作:自己寫、自己看,永遠看不出問題在哪。
沒有錯題整理:每次錯題都只是「啊我不小心看錯了啦」,完全沒找出錯誤根源。
📌 結論:考不好,不代表你不夠聰明,而是你用錯方法在衝刺。
第二次前我怎麼改變準備策略?
失敗後我告訴自己:「這次要換一種方式玩,不能再憑感覺亂撞。」
我開始重新整理整個備考策略,調整得更有結構、系統、節奏。以下是筆者實戰後覺得最關鍵的三大轉變:
1️⃣ 針對弱項個別訓練
我用真題診斷自己各項得分,發現閱讀和寫作是最大破口,就重點強化。
閱讀:每天練一篇精讀+計時練題、錯題分類,並建立題型攻略(如 Yes/No/Not Given 的技巧)
寫作:加入批改社群、上線上課程讓專業老師一對一幫我改、學習高分範文結構
2️⃣ 模擬考成為備考核心
我把每週六設定為「實戰日」,從聽力→閱讀→寫作→口說一次連貫做完,完全模擬當天節奏與精神狀態,還會設定環境噪音、限制水喝量,就是要逼自己「習慣壓力」。
這對心理穩定度與時間掌控有巨大幫助,後來在正式考場也能臨危不亂。
3️⃣ 用輸出的方式強化輸入
筆者每天都會:
錄音自己回答 5 題口說 Part 2 題庫
把單字造句錄音
每週發一篇寫作到 Reddit IELTS group 上讓國際考生幫忙批改
這些輸出行為讓我從被動記憶變成主動思考,也讓學到的單字和句型「活起來」。
📌 總結:別再用「準備多=準備對」這種誤區折磨自己,準備要「對焦核心+反覆練戰術」才有用。
考試當天怎麼安排最穩?從起床到出考場全攻略
很多人考試當天才開始慌張,筆者提醒你:準備再久,如果考當天崩盤,那真的會懊悔到不行。所以這邊給你我親測有效的考試當日攻略,讓你從起床到走出考場都走得穩穩的!
📅 考前一天晚上
早點洗澡+提早就寢(最好10點前)
確認好所有證件(護照、通知信)+交通路線
準備好舒適筆與水、考場規定用品
不要做題!看錯題整理+正面想像(想像高分場景)
☀️ 考試當天(以上午考為例)
07:00 起床,喝一杯溫水,早餐選擇:吐司+雞蛋+香蕉+少量咖啡(不要空腹、也不要太油) 07:45 出門,至少提早30分鐘以上抵達考場 08:30 入場準備,期間可小聲默念自己準備的口說開場段落 09:00~12:00 進行聽讀寫測驗 ✅ 休息時不要一直回想前面題目,「放下才能走更遠」 ✅ 寫作部分考前做深呼吸,寫作時先寫草稿、構圖架構後再寫
🎙️ 若是當天下午或隔天口說面試:
提前練幾次口說開場句(如Describe a place you enjoy going to…)
面對考官要眼神接觸+有邏輯地說明
怕緊張就放慢語速,穩定比快更重要
筆者當時口說考前超緊張,但提前 30 分鐘到場找安靜角落做深呼吸+默念題卡答案,進場後反而異常冷靜,整場談話像聊天一樣,超加分!
如果你走到這裡,筆者要跟你說聲「你真的超棒」!備考雅思真的不簡單,能撐下來、努力找方法進步的人,英語世界大門一定會為你而開。
免費資源別亂找,這些是真的有用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找資源就像在大海撈針一樣,有些網站看起來高大上,實際內容卻貧乏;有些頻道標題吸睛,實際卻內容空洞。筆者幫你親自過濾一輪,以下都是我自己用過、覺得「真的有料」的免費雅思線上課程資源,不只可以穩扎穩打提升實力,還能幫你掌握考試方向。
官方網站其實很多東西可以用,你知道嗎?
說到免費資源,第一個一定要提的就是:雅思官方網站。超多人只拿它來報名,卻完全沒發現裡面其實藏了一堆寶藏。
🔗 IELTS.org(https://www.ielts.org/) 👉 官方出品,絕對可信!
📌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
官方樣題(Sample Questions): 每項技能都有範例題可以下載+參考答案。
官方備考教材介紹: 包含 Cambridge IELTS 系列、IELTS Progress Check 等工具。
考試流程詳細說明: 對第一次考雅思的人超級有幫助,能清楚知道流程不會慌。
口說與寫作範文影片: 官方示範影片讓你了解高分該有什麼表現。
此外,如果你是準備「UKVI」或「General Training」類型,也能在這裡找到針對性的資源,非常實用。
YouTube頻道、Podcast 練聽力和口說也超推
練聽力和口說其實不一定只能靠題庫,筆者發現 YouTube + Podcast 是練耳朵、補口說素材的秘密武器。邊通勤邊聽、邊吃飯邊看,一天輕鬆就累積兩小時輸入,CP 值爆表。
🎥 YouTube 頻道推薦:
IELTS Liz 👉 雅思界的女神級頻道,特別擅長教寫作與口說結構,邏輯清楚、簡單實用。
IELTS Ryan 👉 寫作練習神器,每週分享 Task 1、Task 2 高分範文+句型教學。
E2 IELTS 👉 專業雅思補習班機構的頻道,講解題型非常系統化,適合剛入門的同學。
Speak English with Mr. Duncan 👉 英式英文教學的經典頻道,免費且風格活潑,適合訓練聽力&口說素材。
🎧 Podcast 推薦清單:
BBC Learning English – 6 Minute English 👉 每集 6 分鐘,主題多元,從環保到科技都有,英文學習+時事同步掌握。
IELTS Energy Podcast(by All Ears English) 👉 每集教你一個實用應試技巧,主持人語速適中,聽久了你會覺得超有安全感。
The English We Speak(BBC) 👉 學習道地英式片語,口說加分必備,題目時常出現這類生活化的說法!
筆者建議可以用 Spotify 或 Apple Podcast 訂閱,一邊搭捷運、一邊「耳朵進化」,時間就是你的秘密武器。
有免費模擬題可以下載?這幾個網站超佛心
很多人都會問:「除了官方網站,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免費雅思線上課程推薦?」有!而且真的佛心到爆,以下是筆者私藏的寶庫級網站:
🧩 1. IELTS Mentor 🔗 https://www.ielts-mentor.com/ 👉 收錄超過上百題寫作題庫與參考範文,還有聽力與閱讀練習題可以下載。
🧩 2. IELTS Buddy 🔗 https://www.ieltsbuddy.com/ 👉 題型分類清楚,尤其口說模擬題庫非常完整,還附解析與建議回答框架。
🧩 3. TakeIELTS(British Council 官方) 🔗 https://takeielts.britishcouncil.org/ 👉 提供免費測驗資源、寫作樣本、影片示範,尤其 Task 2 的論述文章非常實用。
🧩 4. Exam English – Free IELTS Practice Tests 🔗 https://www.examenglish.com/IELTS/ 👉 線上直接做題,測完還有解析與對照答案,非常適合平日練習。
這些資源不但免費,還更新快、品質穩定,筆者自己至少刷過三輪以上,題型熟練度大幅提升!
📌 小提醒:免費資源≠隨便練
再怎麼佛心的資源,如果你沒有「系統性地使用」,還是會練得零零落落、成效不大。筆者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每週安排 2~3 天做模擬題,針對一項技能練習。
做完一定要記錄錯題+標記原因。
把錯的題型整理出「易錯區」,每週複習一次。
善用這些免費工具,真的可以省下補習班一半以上的錢,但關鍵是你有沒有用心、有沒有紀律。
最後總結:準備雅思像在練馬拉松,不是快速衝刺
說到這裡,筆者想跟你說,準備雅思其實就像在練馬拉松,不是短跑衝刺,也不是一蹴可幾。這場比賽不是和別人比快,而是和自己比「穩」。穩住節奏、穩住心態,走對方向,成績自然就會到。
訂出清楚的目標分數,比一直盲準更重要
很多人一開始準備雅思,就陷入「越準備越焦慮」的迴圈。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先訂出自己的目標分數。不管你是留學、移民、工作,不同用途需要的 Band 分數不一樣,先設定目標,再回推準備計畫,才不會白忙一場。
壓力山大怎麼辦?筆者的紓壓方法分享
備考期間真的會壓力爆棚,筆者自己也曾經晚上睡不著、白天提不起勁。後來我發現,每天固定散步 30 分鐘、聽點輕音樂+少量冥想,真的能讓大腦放鬆不少。有時候,讓自己慢下來,反而走得更快。
不要怕跌倒,過來人的一句話給你信心
筆者想送你一句我自己很喜歡的話:「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不是浪費,都是累積。」考得不好沒關係,重點是你沒有停下來。準備雅思的路上跌倒很正常,但願你有勇氣一直走下去。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雅思考試交給「知英語」助你考取理想分數
準備雅思不再孤軍奮戰!交給專業團隊「知英語」,量身打造專屬備考計畫,從聽說讀寫四大項目全面提升,讓你有效突破瓶頸、穩穩拿下理想分數。不論是留學申請還是移民需求,「知英語」都能用最專業的師資與豐富經驗陪你一路走到考場,助你從容應試、一次上榜!
Comments